时间:2019年11月21日(周四)第3、4节课
地点:明德楼四楼录播室
出席人员:历史学科中心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一、观摩录像优质课: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老师在第三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上执教的示范课《岳飞之死》
二、各位老师谈听课感受:
梁建山主任:
魏勇老师的示范课《岳飞之死》,体现了新课程的方向,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值得学习与探索。学生据老师提供的史料,积极思索,合理推论,语言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司苏荣老师:
示范课《岳飞之死》,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设计新颖,符合新课程理念。材料丰富,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分辨,论从史出,值得好好学习。
柏吉民老师:
示范课《岳飞之死》,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着力探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设计科学,学生探讨深入,教师引导充分,值得学习。
张由山老师:
示范课《岳飞之死》,,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参与高。
黄丽丽老师:
示范课《岳飞之死》,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符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辨析,注重论从史出,值得学习。
蒋建章老师:
示范课《岳飞之死》,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材料丰富,围绕岳飞之思,引导学生根据史料推理、判读。注重学生的参与,,论从史出,值得好好学习。
王效娟老师:
选题新颖,极具吸引力。将历史上、传说中的岳飞之死与史料中记载的岳飞之死放在一起对比,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推理,得出历史认识,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值得学习、探索、借鉴。
黄忠老师: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老师在第三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上执教的示范课《岳飞之死》,体现了新课程的方向,有力探索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值得学习与探索。随着时间的淹没,岳飞谋反的事实证据已经很难找全,本课教学的关键似乎不在于是否有谋反之事实,而在于为何有谋反之罪名,后事又为何要平反?从而进一步探索历史事件传播的源与流。
尹涛老师:
特别突出了对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表达和交流看法,时间和发挥空间,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
张永贵:
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材料、交流、表达,突出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黄守金老师:
魏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发言,非常好!
吴爱莲老师:
新课程模式,注重史料的分析和讲解,注重培养学生史实判断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符合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要求
李莉老师:
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教学节奏似乎没把握好,后期教学精彩之处没上出来。
吴勇老师:
该课践行了新课程的基本思路,在新课程学科素养培育和考试成绩的关系上是一个值得充分探讨的问题。
叶娇老师
今天在网上观看了北京十一学校历史特级教师魏勇老师在第三届全国青年历史教师论坛上执教的示范课《岳飞之死》。采用新式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学会如何区分史料种类以及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如何汲取有效成分。同时引导学生理清时间顺序,并在自我分析基础上探讨岳飞为何而死,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得主观能动性,最后的焦点已经不是原因,而是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史实的经过。
吴绍峰老师
《岳飞之死》这节示范课 ,注重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提现新课程理念,整节课师生互动频繁,学生根据材料思考积极,推论合理,教师引导到位,教学效果很好。
宋建亮老师
材料观点新颖,极具吸引力。将历史上、传说中的岳飞之死与史料中记载的岳飞之死放在一起对比,启发引导学生推理出历史认识及态度,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值得学习、探索、借鉴。